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脂肪摄入过多:如果消化系统无法完全分解摄入的脂肪,会导致大便中脂肪含量增加,使其质地变得油腻并容易粘附。这种情况可能与胆囊或胰腺功能异常有关,如胰腺酶不足或胆汁分泌减少。
2.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纤维不足会导致大便黏稠,影响排泄顺畅。成年人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来达到。
3.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内有益细菌不足或有害细菌增多,会影响食物的正常分解和吸收,导致大便性状异常。
4.胃肠动力不足:慢性便秘、肠道蠕动减缓时,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也可能使排便后难以冲掉。
5.可能伴随疾病:如慢性胰腺炎、乳糜泻等消化系统疾病,都会造成脂肪吸收障碍,引发油性便。某些情况下,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导致肠胃蠕动异常。
这种现象若长期存在,可能暗示某些潜在健康问题。有必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饮食。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粪便分析和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