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大便异常:患者通常表现为长期的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中可能含有粘液甚至少量脓血。有时呈现糊状或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加,每天可达3-5次,但并非急性的频繁水样便。
2.腹痛:多为轻度持续性隐痛,主要位于下腹部或左下腹,在排便前会加重,排便后有所缓解。这种腹痛较急性痢疾明显减轻,但长期存在。
3.全身症状:由于长期疾病消耗,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乏力等表现,部分严重病例还会伴有贫血和营养不良。
4.其他胃肠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伴随恶心、轻微反酸或腹胀,有时会误认为是其他胃肠道疾病。
5.病程迁延:慢性痢疾通常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并且容易在劳累、饮食不当或免疫力下降时发作。
慢性痢疾需要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和肠镜检查等明确诊断,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