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细菌性肠胃炎常因腹泻和呕吐引起体液流失。建议使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症状较重,出现明显脱水,可考虑静脉输液来纠正脱水状态。
2.饮食调整
在急性期内应避免油腻、辛辣及高纤维食物。可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米汤、稀粥和煮熟的蔬菜。当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药物治疗
抗生素:针对由致病菌引发的肠胃炎(如沙门氏菌、志贺菌等),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需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停药。
止泻药:不建议在没有明确诊断前随意使用止泻药,避免延缓有害菌排出。
益生菌: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症状。
4.密切观察病情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持续高烧、血便、严重的脱水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细菌性肠胃炎通常经过对症处理后可以逐步恢复,但需注重预防,比如保持手部卫生、避免食用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以及保证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