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超声检查:这是评估CRT效果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以及组织多普勒成像,可以观察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改善情况。心脏射血分数在CRT治疗后通常会显著提高,心腔体积则可能缩小。
2.电生理指标:CRT的一个关键目标是恢复心室的电活动同步。通过心电图,可以监测QRS波群宽度的变化。通常,CRT能够使原本宽大的QRS波群变窄,提示心室同步化得以改善。
3.患者症状与生活质量:除了仪器检测,患者自身的状况也是重要的评价标准。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改善,以及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距离的增加都是疗效的体现。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可评估患者自我感知的生活质量。
4.心力衰竭相关指标的变化:BNP或NT-proBNP等生物标志物水平通常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CRT治疗后,这些指标常会有所下降,表明心脏功能的改善。
5.远程随访与设备数据分析:现代CRT装置通常配备了远程监控功能,可提供详细的心脏活动数据,包括心率、心律失常事件记录等。这些数据有助于进一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有效测量和评估CRT疗效需要综合使用影像学、电生理学和临床症状等多方面的数据,确保治疗的适应性和效果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