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控制乙肝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可通过使用核苷(酸)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从根本上减少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延缓病程进展。这类药物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2.管理腹水:
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2克以下,有助于减轻体内水钠潴留。饮食中避免高盐食品,如腌制品及加工食品。
利尿剂治疗可包括螺内酯和呋塞米,帮助排出多余液体,需注意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的监测。
严重腹水引起呼吸困难或影响生活时,可行限制性的腹腔穿刺放液,每次放液不宜超过5升,避免快速放液综合征,必要时补充白蛋白以维持血容量。
3.纠正低白蛋白血症:腹水往往合并低白蛋白,适量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可以改善胶体渗透压,同时提高血管内液体回流,缓解腹水。
4.预防和处理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容易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若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常规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应谨慎评估是否需要预防性抗生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5.其他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包括保证充足的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但对于有肝性脑病病史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早期发现和干预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
6.肝移植:对于经过上述治疗仍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或已发展为终末期肝病患者,可以考虑肝移植,这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但需综合评估手术适应证和供体条件。
整个治疗过程需长期随访,按时复查肝功能、B超、病毒标志物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