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炎:胃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会导致炎症,最常见的诱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过量饮酒。急性胃炎通常表现为饭后上腹隐痛,同时可能伴随恶心等症状。
2.胃溃疡:胃壁由于胃酸侵蚀而形成溃疡,典型症状为餐后1-2小时内出现上腹疼痛,部分患者会感到灼热感。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黑便或呕血,这是溃疡出血的迹象。
3.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特点是没有结构性病变但有消化不适。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感、早饱和隐痛,情绪压力过大或饮食习惯不佳可能加重症状。
4.胃部对某些食物敏感:辛辣、油腻或酸性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疼痛。暴饮暴食或进餐速度过快也可能增加胃部负担。
5.胆囊或胰腺问题:进食后的胃痛有时与胆囊结石或胰腺炎有关,尽管这种情况较少但需要警惕。如果疼痛向背部放射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诊。
避免拖延症状评估,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对胃部的刺激因素。同时建议戒烟戒酒,规律饮食并减轻精神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