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或糜烂。这种持续性的炎症状态使得胃黏膜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容易引发疼痛不适。尤其在进食刺激后,这种炎症反应可能进一步加重,引起明显的疼痛。
2.胃酸分泌过多或异常刺激:部分患者的胃酸分泌可能增加或未被中和,导致胃黏膜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中。这种酸性刺激会加剧炎症部位的不适,甚至诱发胃痉挛,表现为频繁的隐痛或绞痛。
3.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它通过定植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解保护性的粘液屏障,同时释放毒素加重炎症反应。感染者常伴有胃黏膜的长期炎症,从而反复出现胃部疼痛症状。
4.胃肠动力异常:炎症可能影响胃的正常运动能力,造成胃排空延缓或胃壁紧张度增加。当胃内容物滞留或气体积聚时,会引发胀痛、灼热感等症状。
5.个体疼痛敏感性差异:部分人对胃内压力变化及化学刺激更为敏感,即使是轻微的炎症或酸性刺激,也可能引发显著的疼痛感。这与个体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增强有关。
6.饮食或生活因素: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进食辛辣或油腻食物,还可能反复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导致疼痛持续存在。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疼痛虽然较为顽固,但改善生活习惯和遵医嘱治疗可有效缓解。需注意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疾病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