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急性期治疗
溶栓治疗:对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以内的患者,可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以恢复梗死区域的血流。
机械取栓:适用于较大血管闭塞且评估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可通过介入手段直接移除血栓。
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使用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避免新的血栓形成。
2.支持疗法
控制基础疾病:严格管理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维持血压稳定、血糖平衡和血脂正常范围。
改善循环:使用一些扩张血管或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前列腺素E1或依达拉奉,有助于减轻梗死范围及周围灌注不足。
防治并发症:注意监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呕吐、吞咽困难或吸入性肺炎等问题。
3.神经保护及康复治疗
神经保护:可选择药物如神经节苷脂或脑苷肌肽,帮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在急性期过后,应尽早进行康复干预,包括运动、言语和吞咽功能的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疏导: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或抑郁状态,必要时给予心理干预。
4.长期预防与随访
二级预防:服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脂质代谢,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并定期复查血管状况。
行为干预:戒烟限酒,保持饮食清淡,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桥脑中线脑梗死由于位置特殊,容易累及呼吸、吞咽等生命中枢,治疗上需多学科协作,强化早期干预和后期康复,最大限度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