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评估病因
老年痴呆症会影响大脑控制膀胱和肠道的能力,引发如大小便失禁、尿频等问题。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尿频的常见原因之一,需要通过尿液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
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血糖不稳定导致尿频,需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便秘或肠道功能紊乱在该人群中同样常见,可引起排便异常的反应性改变。
2.生活方式调整
饮水管理:每天摄入1500-2000毫升水,根据患者活动量适度增减,但避免晚间大量饮水以减少夜间排尿次数。
饮食调整:保持膳食纤维摄入,如每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帮助改善肠道健康;减少刺激性饮品如咖啡和酒精。
规律作息:建立固定的如厕时间表,例如饭后或早晨定时如厕,有助于形成规律排便习惯。
3.身体康复训练
盆底肌锻炼:通过专业指导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尿失禁或尿频状况。
日常活动:鼓励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20-30分钟,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整体健康。
4.药物干预
如确诊为尿路感染,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治疗。
针对顽固性尿频或尿急,可考虑使用膀胱松弛类药物,但需谨遵医嘱以避免药物副作用。
某些精神类药物可能缓解痴呆相关行为症状,从而间接改善排泄功能障碍。
5.环境优化和护理支持
提供安全、易到达的卫生间环境,如增加夜灯、防滑垫等辅助设施。
使用成人纸尿裤等产品,尤其在夜间或外出时,减轻护理压力。
培养护理人员的耐心,以非责备和温和的态度协助患者完成如厕,避免焦虑加重症状。
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需综合考虑基础病情、生活习惯以及护理环境,及早干预并动态调整方案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