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是查什么的

2024-1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肌酶谱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心肌损伤,包括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肌病变。此类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定酶和蛋白质水平,提供关于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1.肌酸激酶:包括其同工酶CK-MB,是心肌损伤的常用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通常在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并在48-72小时内恢复正常。CK-MB是比较特异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因为它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2.乳酸脱氢酶:具有五种同工酶,其中LDH-1和LDH-2与心肌关系较为密切。急性心肌梗死时,LDH水平会在发病后8-24小时上升,约2-3天达峰值,7-14天逐渐恢复正常。LDH水平的变化较慢,适合用于延迟诊断。

3.谷草转氨酶:虽不是心肌特异性酶,但心肌梗死时也会升高。AST在心肌梗死后的6-12小时开始升高,约24-36小时达到高峰。

4.肌红蛋白: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其在心肌损伤后1-2小时迅速增加,2-3小时达到峰值,24小时内恢复正常。这使其成为早期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5.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cTnT):这是最特异和最敏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受损后,它们会在3-12小时内升高,7-10天内恢复到基线水平。对于心肌损伤的确诊和严重程度的评估,心肌肌钙蛋白是最可靠的指标。

心肌酶谱的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鉴别心肌损伤的原因、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正确解读这些指标对于及时识别和处理心血管疾病极为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