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迅速移至温暖环境:尽快将患者转移到一个温暖、干燥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低温中。寒冷环境会加重冻伤情况,甚至可能导致坏死。
2.缓慢复温:使用37至4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受冻部位15至30分钟。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逐渐恢复血液循环,但不可用热水或直接加热,以免造成灼伤。在没有温水的情况下,可以用体温捂热。
3.避免摩擦和按摩:切忌摩擦或按摩冻伤部位,因为患处皮肤较为脆弱,摩擦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加重。
4.保持清洁和干燥:如果皮肤出现破裂或水疱,应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使用无菌纱布轻轻包裹患处,并定期更换。
5.适当应用镇痛药物:可根据需要服用非处方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但需遵循使用说明。
6.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冻伤程度较深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在医院,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抗生素预防感染或通过手术处理严重的组织损伤。
冻结后的紫色变色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和组织损伤引起的。合理的自我管理和及时寻求医疗帮助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