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临床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和患者的主观感觉。如果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提高警惕。
2.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触诊和视诊检查手术区域,判断是否有狭窄迹象。任何异常的组织硬化或不正常的颜色变化都可能提示问题。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波可用于评估血流情况,帮助发现可能的狭窄。
CT或MRI:这些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以协助识别狭窄的存在和程度。
4.功能性测试:在某些情况下,功能性测试如压力测量也可用于评估手术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排除狭窄。
5.病理检查:如果怀疑严重的狭窄或其他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来获取更多信息。
6.随访检查:定期的随访与评估是确保手术效果和排除狭窄的重要步骤。通常建议术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年进行复查。
对于接受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通过上述多种方法可以有效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并及时排除狭窄等并发症。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