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应极低。尿蛋白3个+意味着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通常超过300毫克/分升。
2.常见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包括: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
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
3.诊断时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
血液检查:评估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
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确定蛋白尿程度。
肾脏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排除解剖异常。
肾活检:必要时通过组织学检查明确病理类型。
4.治疗取决于病因:
对于肾小球肾炎,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
糖尿病肾病需严格控制血糖,并使用降压药如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保护肾脏。
感染性疾病则需抗感染治疗。
5.非药物措施也非常重要:
控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减轻肾脏负担。
限制钠盐摄入,以控制血压和减少水肿。
保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早期发现与规范治疗是关键。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能够有效减少不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