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病因及机制:
一型糖尿病是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引起的,这些细胞负责生产胰岛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可能会增加罹患一型糖尿病的风险。
2.主要症状:
多尿:由于体内过多的葡萄糖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量增加。
多饮:因频繁排尿导致体内脱水,患者会感到极度口渴。
多食:能量不足导致患者常感饥饿,即使进食后仍难以满足需求。
消瘦: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只能分解储存的脂肪和肌肉,导致体重下降。
3.诊断方法:
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随机血糖值≥1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值≥6.5%。
自身抗体检测: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等,以确认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反应。
4.治疗及管理:
胰岛素治疗:每日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通过外部补充来调节血糖水平。
饮食管理:通过平衡膳食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体检:监控并管理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
生活方式干预和密切监控可以有效延长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寿命。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定期进行医学检查,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