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肠道蠕动:肚脐下方的声音通常称为肠鸣音,这是因为胃肠道的平滑肌运动和空气在肠道内移动所产生的。每分钟的肠鸣音一般在5到35次之间,正常情况下这些声音是自然的生理现象。
2.食物消化:当食物进入胃肠道时,消化过程会促进肠道肌肉收缩,加速肠道内容物的移动,从而产生声音。如果进食了较大的餐食或者食用了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声音可能更加明显。
3.压力及焦虑:精神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进而改变肠道蠕动模式,引起更多的肠鸣音和排便。
4.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特点包括腹痛、腹部胀气、肠鸣音增多以及排便习惯改变。数据显示,全球约10-15%的人口受到此类症状影响。
5.胃肠炎或感染: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可能导致肠道活动增加,从而出现异常的肠鸣音及频繁排便。病毒性胃肠炎是常见原因之一。
适度的肠鸣音和排便是健康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但如果伴随剧烈的腹痛、明显的排便习惯改变或其他不适症状,则建议进行医学评估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