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或排便时伴有血块是什么原因

2025-07-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排尿或排便时伴有血块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这取决于出血来源和相关的病理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体检结果进行判断,以下从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两方面进行说明:

1.排尿时出现血块

肾脏疾病:肾结石、肾炎、肾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血尿,血块的形成可能与较大量的出血有关。肾肿瘤尤其需要警惕,早期可能无其他明显症状,仅表现为间歇性血尿或血块。

泌尿道感染:严重的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可能造成尿液中红细胞渗出,甚至形成小凝血块,感染还常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表现。

膀胱或尿道损伤:剧烈运动、手术或外伤可能导致尿道或膀胱壁破裂,引起局部出血并形成血块。

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尿道肿瘤等恶性疾病可能引起间歇性无痛性血尿,晚期可能合并血块。

2.排便时出现血块

痔疮:内痔出血是排便时血块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伴随鲜红色血液,血液可能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滴落至马桶中。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形成血块。

肛裂:肛门周围黏膜撕裂后,排便时疼痛明显,且伴有少量鲜红色血液,有时可见较小血块。

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通常表现为黑色柏油样大便,而下消化道出血(如直肠息肉、直肠癌)则可能出现鲜红色大便,血块形成的可能性更高。

息肉或肿瘤:直肠或结肠息肉、肿瘤可以导致慢性少量出血,偶尔会形成血块,出血较多时可能有贫血症状。

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慢性肠道炎症,伴随腹痛、腹泻及血便,部分患者大便中含有血块。

3.特殊注意事项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尿液或粪便中带血块,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

药物因素:抗凝药物或解热镇痛药物过量应用可能引发黏膜出血,导致类似表现。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大便常规、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肠镜等)以及必要的血液检查来明确诊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