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临床表现:梅毒性白斑通常出现在二期梅毒,表现为不规则形状的白色斑块,常见于口腔、外生殖器和肛周区域。这些斑块通常无痛且不痒,但会引起患者的注意。
2.血清学检测:
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试验(RPR)和血清反应素凝集试验(VDRL),用于初步筛查。
特异性血清学试验,如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确诊。
3.直接病原学检测: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用于直接观察皮损中的梅毒螺旋体,是早期梅毒确诊的重要手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通过扩增病原体DNA来确认感染。
4.活组织检查:对于无法通过上述方法确诊的病例,可进行皮肤或黏膜组织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发现特征性的炎症反应和梅毒螺旋体。
5.其他辅助检查:在部分疑难或复杂病例中,可考虑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排除神经系统受累;心血管系统相关检查等。
梅毒性白斑需要早期识别并进行相应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以便及时确诊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和定期复查是病情管理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