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病理机制:
乳腺脂肪坏死:通常由于外伤、手术或放疗引起,导致乳腺组织中的脂肪细胞死亡,引发炎症反应。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由乳腺导管或小叶的细胞异常增生而成。
2.临床表现:
乳腺脂肪坏死:常见结节,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晰。可能伴有局部疼痛或皮肤凹陷。
乳腺癌:肿块质地坚硬,不规则,活动度差。可能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内陷、皮肤橘皮样改变等。
3.影像学检查:
乳腺脂肪坏死:在X线钼靶检查中表现为不规则、高密度的阴影,可能带有钙化。超声检查显示混合回声。
乳腺癌:X线钼靶检查中表现为高密度、不规则形态的肿块,常伴有簇状钙化。超声检查通常表现为低回声、不规则边界的肿块。
4.病理学检查:
乳腺脂肪坏死: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脂肪细胞坏死、巨噬细胞浸润和钙化。
乳腺癌:显微镜下可见异常增生的癌细胞,有核分裂象和浸润性生长模式。
5.实验室检查:
乳腺脂肪坏死:一般血液和生物标志物检查无明显异常。
乳腺癌:某些患者可能会有肿瘤标志物(如CA15-3)升高,但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判断。
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对于乳腺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自我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任何乳腺肿块或不适,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便获得适当的医疗建议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