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作用机制:
地舒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和生存来减少骨质流失。
唑来膦酸属于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吸收。
2.疗效比较:
临床研究显示,地舒单抗在减少脊椎和非脊椎骨折方面的效果比唑来膦酸更显著。例如,一项研究中,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患者脊椎骨折发生率降低了68%,而唑来膦酸组仅为62%。
对于髋部骨折,地舒单抗也表现出更好的保护作用。一项研究表明,地舒单抗组的髋部骨折风险降低了40%,而唑来膦酸组为29%。
3.副作用比较:
地舒单抗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血钙水平,以及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
唑来膦酸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急性期反应,如发热、肌肉酸痛等,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特别谨慎。
4.用药频次:
地舒单抗每6个月注射一次,遵从简便的给药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
唑来膦酸通常每年静脉注射一次,尽管频次较少,但仍需考虑肾功能监测。
在选择地舒单抗或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疾病严重程度、既往病史以及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