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肝癌栓塞的基本原理:在肝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借助影像设备引导,将药物直接送到肝肿瘤部位。栓塞剂进一步堵塞肿瘤供血的血管,使得肿瘤因缺乏营养和氧气而萎缩或死亡。
2.适应症:主要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及一些无法耐受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作为术前处理手段,以减小肿瘤尺寸,增加手术成功率。
3.操作过程:通常先通过局部麻醉进行穿刺,通过导管进入肝动脉。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化疗药物和栓塞材料注入导管,精确送至肿瘤部位。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2小时。
4.效果与不良反应:栓塞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临床统计表明,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20%。
5.注意事项:治疗后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康复和随访。饮食需注意低脂、低盐,避免高蛋白饮食,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肝癌栓塞作为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为许多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较好的预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综合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