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粪便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微量血液发现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推荐每年进行一次。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比FOBT更为敏感,通过抗体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建议每年进行。
粪便DNA测试:检测粪便中与癌症相关的DNA变化。一般建议每三年进行一次。
2.内窥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通过插入柔性管子观察整个结肠,并可在需要时进行活检或息肉切除。通常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每10年进行一次。
乙状结肠镜检查:仅检查结肠的下半部分,操作较结肠镜简单,费用较低。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
虚拟结肠镜检查(CT结肠成像):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生成结肠图像,无需插入内窥镜。通常每5年进行一次。
3.影像学检查:
双重对比钡灌肠:通过注射钡剂并进行X射线拍摄显示结肠轮廓,帮助发现异常。对于无法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每5年一次。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常用于高风险人群的筛查,特别是有家族史或遗传综合征的患者。
不同的结肠癌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临床需求和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案有助于提高早期发现率和治疗效果。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