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若仍然无法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需要考虑手术。通常情况下,药物治疗需持续12到18个月,如果疗效不佳,则手术是一个选项。有些患者对药物存在过敏或严重副作用,这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2.甲状腺肿大压迫周围组织:甲状腺肿大可能会压迫气管、食管等周围结构,引起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症状。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手术切除肿大的甲状腺组织可以缓解压迫,改善症状。
3.怀疑甲状腺癌:虽然甲状腺功能亢进常由良性病变如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引起,但在部分病例中,若出现结节性质可疑或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细针穿刺活检提示有恶性可能,应考虑手术以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4.妊娠期间难以控制的甲亢:妊娠期由于药物选择有限且某些药物具有潜在的胎儿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或出现严重合并症状,手术治疗可能成为必要措施。
5.甲状腺危象的预防:甲状腺危象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精神异常等,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于有反复发作风险或已发生危象的患者,在稳定病情后,手术可能用于预防再次发生。
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存在一定风险,包括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因此应综合评估个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