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抗凝治疗:
首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通常每天注射1-2次。
之后转为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保持在2.0至3.0之间,持续时间至少为3至6个月。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也可以作为替代选择,这些药物不需要常规监测INR。
2.溶栓治疗:
对于部分病例,特别是有明显症状且风险较高者,可考虑使用溶栓治疗。
局部注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血栓处。
需要密切监测治疗期间的出血风险和其他潜在副作用。
3.手术干预:
如果出现严重的颅内压升高或脑疝等紧急情况,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脑室引流或颅骨切除减压手术,以缓解颅内压。
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专业医护团队的指导是关键。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