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因素:
气候变化:春季气温波动较大,身体需要时间适应。温度的不稳定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从而干扰入睡。
过敏反应:春天是花粉和其他过敏原的高发季节,许多人会出现鼻塞、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生物钟调整:冬季与春季昼夜长短不同,人体生物钟可能需要重新调整,导致一段时间内难以入睡或早醒。
2.环境因素:
光照增加:春季白天变长,早晨和傍晚的光线更亮。这可能打乱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节律,影响入睡时间。
噪音干扰:春季万物复苏,鸟鸣声和其他自然声音增多,有可能打扰睡眠。
3.心理因素:
春困现象:春天容易感到疲倦,这种"春困"现象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增强所致,虽使人白天感到昏昏欲睡,但晚上却可能失眠。
情绪波动:春天是万物复苏、情感活跃的季节,易引起情绪波动,如焦虑和兴奋,这些都可能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缓解春天晚上睡觉不好的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在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
调整室温和湿度,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尤其是在晚间。
进行适度运动,但避免临近睡前剧烈运动。
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阅读、听音乐或冥想,有助于平稳情绪,促进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