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及机制:郁证的主要病因包括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和气机阻滞。长期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身体症状。气滞血瘀是郁证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2.临床表现:
情绪变化: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闷、容易生气、易激动。
躯体症状:可能出现胸胁疼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等。
其他症状:女性患者还可能伴有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等症状。
3.治疗原则:郁证的治疗以调节情志、疏肝解郁为主。中医药物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常用于治疗。同时,针灸、推拿等疗法也有助于缓解症状。现代医学中的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亦可结合使用。
4.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平时应注重心理调节,保持乐观心态。
适量运动:通过锻炼释放压力,有助于气血运行。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郁证是一种常见但容易忽视的病症,需综合考虑心理和生理因素进行干预,长期情绪调节和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和缓解该病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