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外科真菌感染

2024-09-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外科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1.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外科真菌感染的核心。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等。

两性霉素B:通常用于严重的系统性真菌感染,对多种真菌有效,但具有较高的肾毒性,使用时需监测肾功能。

氟康唑:口服吸收良好,适用于念珠菌属和隐球菌属感染。其副作用相对较少,耐受性较好。

伏立康唑:广谱抗真菌药物,适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及其他耐药性真菌感染。需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不良反应。

伊曲康唑:对于皮肤癣菌感染及系统性真菌感染有效,可口服或静脉注射,但需监测肝功能。

2.手术干预:

针对局部感染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创。

清创手术包括刮除感染组织、引流积液等措施,以减少病灶内真菌数量,促进愈合。

对于深部脓肿或坏死组织的处理,可能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的切除手术,以确保彻底清除感染源。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感染类型、病灶位置、体质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根据情况调整治疗策略。在接受抗真菌治疗期间,需关注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监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