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率:乙状结肠腺癌是最常见的结直肠癌类型之一,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20%。全球每年新诊断的结直肠癌病例超过180万例,其中乙状结肠腺癌占相当比例。
2.风险因素:
年龄: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
饮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增加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结直肠癌史者风险增加。
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提高风险。
3.临床表现:
排便习惯改变:出现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
出血:大便带血或黑便。
腹痛:尤其是左下腹部疼痛。
体重减轻和贫血:由于慢性出血和营养吸收不良。
4.诊断方法:
结肠镜检查:通过直观观察和活检确诊。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用于评估肿瘤大小和扩散情况。
实验室检查:CEA(癌胚抗原)水平升高可提示疾病存在。
5.治疗方法:
手术: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针对局部晚期或无法手术的患者进行。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或高级别肿瘤。
早期发现和干预是提高乙状结肠腺癌治愈率的关键。建议5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结肠镜筛查,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