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分类:
初级遗尿症:此类儿童自出生以来从未完全控制过夜间排尿。
次级遗尿症:此类儿童曾有至少6个月的干燥期,随后又开始出现夜间遗尿。
2.发生率:
据统计,约15%的5岁儿童存在遗尿问题。
每年大约15%的患儿会自然痊愈,到10岁时发病率降至约5%。
3.原因:
遗传因素:若父母一方有遗尿史,子女患病风险增高。
睡眠深度:一些孩子在深度睡眠中难以醒来感受到膀胱充盈。
膀胱功能:膀胱容量较小或膀胱肌肉异常收缩可导致遗尿。
荷尔蒙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夜间尿量增加。
4.心理因素:
情绪应激、家庭变故或学校压力等心理因素可能成为诱因,但并非主要原因。
5.诊断与治疗:
临床诊断:通常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尿液分析或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行为疗法:如限制晚间饮水、定时唤醒及使用闹钟提醒排尿等措施。
药物治疗: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如去氨加压素)和膀胱松弛剂可用于治疗部分病例。
遗尿症是一种常见且多数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会自愈的疾病。尽管如此,及时进行适当干预有助于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在处理过程中应避免责备和羞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逐步解决问题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