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清肝泻火:
肝火,即肝脏内部的热邪过盛。表现为烦躁易怒、头晕目眩、口干口苦等症状。
清肝,就是通过药物或食疗等手段来降低肝脏中的热邪。
泻火,是指通过促进排泄使体内多余的热邪排出体外。常用药物包括龙胆草、栀子、黄芩等。
2.利湿化浊:
湿浊,是指体内湿邪和浊气积聚,通常表现为身体沉重、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利湿,通过促进水分代谢使体内湿邪排出。可使用茯苓、薏苡仁等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化浊,是指将体内的浊气转化为无害物质并排出体外。常用药物有藿香、佩兰等。
综合运用清肝泻火与利湿化浊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调节体内的肝火和湿浊,改善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