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硬膜下血肿的分类:
急性硬膜下血肿:发生在受伤后72小时内,通常是由严重头部外伤引起,需要立即手术干预。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发生在受伤后3至14天,血肿较急性阶段发展缓慢,但也可能压迫脑组织,需要及时处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在受伤后2周以上,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
2.自愈可能性: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需要立即的医疗干预,通常包括开颅手术或钻孔引流,以减轻颅内压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慢性硬膜下血肿:少数情况下,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有可能通过自身吸收逐渐缩小。更多的情况仍需医疗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或手术。
3.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针对严重的急性和亚急性血肿,通过开颅手术或钻孔引流移除血肿。
药物治疗:某些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使用类固醇药物、止血药物等进行控制。
观察和随访:对于非常小且无症状的血肿,可能会采取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硬膜下血肿是一种需高度重视的颅内出血问题,不能依靠自愈,需专业医疗人员评估和处理。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治疗方案是确保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