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痛风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7.0mg/dL(416µmol/L)时,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尤其是在体温较低的关节处沉积,引发炎症反应。
2.痛风的典型症状包括急性关节疼痛、红肿、热痛,最常见部位为大脚趾的第一跖趾关节,占病例的50%以上。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也可能受累。
3.痛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高尿酸血症是重要指标,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出现痛风。确诊通常需要关节液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是确诊依据。
4.痛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和长期降尿酸治疗。急性期常用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长期管理则需使用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等药物降低尿酸水平,同时应注意饮食调控,减少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如红肉、海鲜和啤酒。
痛风是一种可以通过有效管理和治疗控制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监测尿酸水平,保持健康饮食,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长期药物治疗,以预防痛风发作和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