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类型

2024-11-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和视网膜萎缩等三类。以下详细说明:

1.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前后径增加,导致视网膜受到牵拉,易出现裂孔。

视网膜裂孔是视网膜脱离的主要诱因,特别是在周边部位。

统计数据显示,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5-10倍。

2.黄斑病变

黄斑部位是视网膜的中心区域,对清晰视觉极为重要。

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黄斑劈裂、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及黄斑区萎缩性改变。

有研究表明,黄斑病变在高度近视患者中的发病率可高达30%。

3.视网膜萎缩

高度近视长期存在会导致视网膜逐渐变薄,形成弥漫性或斑片状萎缩。

萎缩通常从视网膜周边开始,逐渐扩展至中央区域。

临床调查显示,高度近视患者中大约有20%会发展为视网膜萎缩。

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上述病变。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眼睛,有助于降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