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诊断:
临床表现:此类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无痛的软组织肿块,可能逐渐增大。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通过高分辨率扫描,可以识别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核素扫描:骨扫描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用于检测是否存在骨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
病理学诊断:最终确诊依赖于活检,包括细针抽吸活检和粗针穿刺活检。病理切片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区分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和其他类型肿瘤。
2.治疗:
手术治疗:广泛的肿瘤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目的是完全切除肿瘤,并尽量保留受影响区域的功能。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病例,可考虑联合放疗或化疗。
放射治疗:手术前后的辅助放疗有助于控制局部肿瘤复发风险。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位置和患者整体情况确定。
化学治疗:对于高度恶性或已经发生转移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系统性化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常用药物包括阿霉素、异环磷酰胺等。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某些特定基因突变可能适合靶向治疗,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潜力。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复杂,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并密切随访。发现任何异常肿块应尽早就医,及时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