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清洁:
每日清洗伤口区域,建议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温水。
避免使用过度刺激的消毒剂,如碘酒或酒精,以防损伤新生组织。
2.保湿:
使用医用凡士林或专门的伤口愈合软膏,可以帮助保持皮肤湿润,促进愈合过程。
避免让结痂变干或因过度摩擦而脱落。
3.保护:
适当覆盖伤口,例如使用无菌敷料,减少感染风险和外部摩擦。
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对伤口造成压力或摩擦。
4.避免抓挠:
结痂期间可能会感到瘙痒,但抓挠会延长愈合时间并增加感染风险。
如果瘙痒难以忍受,可咨询医生使用抗瘙痒药物。
5.营养支持:
摄取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有助于伤口愈合。
多饮水,保持身体充分水合作用。
6.避免过度运动:
尽量减少对伤口区域的过度运动,防止结痂破裂或肌肉牵扯导致二次损伤。
7.观察变化:
定期检查伤口有无红肿、疼痛加剧或分泌异常等症状,有上述情况时及时就医。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护理步骤,可以有效促进伤口结痂后的快速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