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直肠内脱垂基本特征:直肠内脱垂指的是直肠的内层粘膜或全层向下滑动,甚至可能脱出肛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仅局限于直肠内部,患者可能察觉不到明显的症状。
2.发生机制:当直肠受到异常增加的腹压或长期便秘、排便不畅时,直肠壁支撑组织可能会变弱。距离肛门较近的直肠段由于重力和压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折下移。
3.临床表现:尽管许多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排便困难、便意频繁、感觉排便不完全或伴随轻微的肛门不适。
4.诊断与评估:排粪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技术,通过清晰的动态影像,可以观察直肠及相关结构在排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从而帮助识别内脱垂的程度和影响。
5.治疗选择:根据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可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纤维增加、改善排便习惯)、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
直肠内脱垂一般是可以管理和治疗的,患者应关注日常的排便健康,适时就医寻求专业意见以获得最佳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