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定义与适应症:不完全肠梗阻是指部分肠道通畅,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狭窄或功能障碍。对于这类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常被考虑,因为肠道仍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
2.病情评估:在决定是否进行肠内营养前,需要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梗阻位置以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果肠道能够通过液体或软食,则更容易进行肠内营养。
3.选择营养形式:肠内营养可通过口服或鼻胃管进行。营养配方的选择需考虑低渣、易消化的特性,以减轻肠道负担。进食的速度和量也应逐步增加,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
4.监测与调整: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腹部体征及排便情况。出现腹痛加重、呕吐或腹胀时,需及时调整营养策略或暂停营养供给。
5.风险与预防措施:虽然肠内营养对不完全肠梗阻患者是有益的,但仍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或引发完全梗阻。定期复查和随访是必要的。
不完全肠梗阻患者适合肠内营养支持,在实践中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细致评估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