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手术创伤
手术过程中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切割会破坏局部神经末梢,从而引起疼痛。尤其是在麻醉药效过后,疼痛感可能更为明显。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生理反应。
2.炎性反应
手术后局部可能出现轻微炎症,这是机体修复过程的一部分。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并释放炎性介质,这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常见的症状包括红肿、热感和轻度不适。
3.术后肿胀
手术切口附近的组织因为液体聚集而肿胀,会对周围的神经造成机械性压迫,增加疼痛感。肿胀程度因人而异,通常在术后2-3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缓解。
4.缝线牵拉
缝合线固定皮肤的过程中可能对局部组织产生一定的张力,尤其在睁眼或眨眼时,牵拉缝线会导致短暂的不适甚至刺痛感。
5.误操作或外界刺激
如果术后揉搓眼睛、不规范护理伤口或者接触了感染源,可能会加重疼痛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6.个体差异
疼痛的感知因人体耐受性不同而有所差异,对疼痛敏感的人群可能比一般人感觉到更强烈的不适。
术后适度的疼痛通常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冷敷、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和避免剧烈活动来缓解。如果疼痛持续加剧且伴有异常分泌物或发热,应考虑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性,需要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