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白内障手术通常通过超声乳化技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操作可能对角膜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切口部位。研究表明,角膜切口位置和大小会对术后散光的发生率有所影响。例如,较大的切口容易引起角膜弯曲,从而导致散光。
2.人工晶状体的类型对术后散光有直接关系。如果植入普通球面人工晶状体,而患者术前已有散光,术后散光可能维持或加重。而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如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可以减少术后残余散光。这类人工晶状体能够对角膜原有的散光进行抵消,并提升视力质量。
3.术后护理不当亦可能诱发或加重散光。如切口愈合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或者患者长时间揉眼等行为,都可能使角膜形态发生改变,导致角膜散光异常增大。一些患者术后可能因炎症或其他并发症引发角膜形态异常,从而产生散光。
散光的程度因人而异,大部分轻度散光不会对视力造成明显影响。术后定期复查,通过验光评估散光情况,并在必要时选择适合的矫正方法,例如佩戴矫正镜片或接受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