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减少总能量摄入是减肥的核心。人体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来维持基础代谢和日常活动,若每日摄入热量低于消耗热量,则身体会动员脂肪储备来补充能量,从而实现体重下降。例如,成年人每日所需的基础代谢热量通常在1200至1800千卡之间,具体数值因年龄、性别和体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减少每日摄入热量500至1000千卡,一周内可能减轻0.5至1千克体重。
2.减食时不仅要关注总热量,还需注意营养均衡。过度限制食物种类或长期只吃单一食品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从而引发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建议适当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饮食,同时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摄入,例如选择瘦肉、鱼类、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3.饮食结构调整比单纯减少分量更重要。研究表明,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增加饱腹感;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饥饿感;低升糖指数碳水化合物能够稳定血糖水平,避免暴饮暴食。合理搭配膳食结构更有益于长期减肥效果。
4.盲目减食容易引发代谢率下降。当热量摄入过低时,身体可能进入“节约模式”,主动降低基础代谢以维持能量平衡,这不仅减缓减肥效果,还可能导致减肥后反弹。合理减肥应配合适当运动以提高代谢水平,例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科学的减食方式不仅能帮助减肥,也能改善饮食习惯,长期促进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