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观察症状:确认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视力模糊、眼痛或头痛等。如果有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2.监测眼压:进行定期眼压监测是关键。一般来说,正常人的眼压范围在10-21毫米汞柱之间。若低于此范围,需密切关注变化趋势。
3.评估影响因素:眼压降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术后炎症、房水分泌减少等。在没有合并症状时,可能无需干预,但应考虑个体差异。
4.药物治疗:如有必要,医生可能会开具促进房水生成的药物,以帮助恢复正常眼压水平。这类药物的具体使用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
5.随访复查:保持与眼科医生的良好沟通,定期复查以确保眼压维持在安全范围内并监控任何新的变化。
出现眼压降低应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尤其是有并发症状时。定期眼科检查和专业指导是术后健康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