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冷敷:在缝针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来减少肿胀和疼痛。每次冷敷约15-20分钟,每隔几个小时进行一次,以帮助缓解局部炎症。
2.抬高脚踝:将受伤的脚踝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尤其是在休息时。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肿胀。
3.限制活动: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脚踝,尽量减少走动或站立时间,以减轻对脚踝的压力,从而降低肿胀程度。
4.观察伤口:定期检查缝针处的伤口是否有异常,例如红肿加重、持续剧烈疼痛或分泌物增加,这些可能是感染的迹象,需要及时就医。
5.服用药物:根据医生建议,适量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可以有效缓解肿胀和疼痛。
缝针后的肿胀通常会在几天内逐渐减轻。如果肿胀持续不退或者加重,应咨询医务人员以获得进一步指导。注意保持足够的休息和适当护理,有利于加速恢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