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切除标本如何处理

2025-03-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直肠癌切除标本的处理是病理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肿瘤的分期、浸润深度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关键信息。

1.初步检查:在接收到标本后,首先需要进行肉眼观察。这包括测量标本的大小、记录肿瘤的位置、形态和颜色,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通过这些初步观察,可以对肿瘤的基本特征形成一个大致印象。

2.固定:标本通常需要放置在适当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中进行固定,以防止组织腐败并保持良好的细胞结构。固定时间一般为24至48小时,具体时间可能根据标本的大小和实验室的要求有所不同。

3.标记及切割:在标本的外部进行精确标记,以便明确切割和取样位置。切割时需特别注意肿瘤与肠壁、周围脂肪组织及其他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标准切割方法是将肿瘤沿着长轴切开,并取出包含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的部分,用于进一步分析。

4.淋巴结采集:仔细查找并分离出所有可见的淋巴结。通常需要至少15个淋巴结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更多的淋巴结能够为判定有无转移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5.组织脱水及包埋:选择切出的组织块进行脱水、透明化和浸蜡等工艺处理,最后包埋在石蜡中,以备后续切片。

6.制作切片和染色:使用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式来对切片进行分析。在这一步中,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染色,它可以提供丰富的组织学细节,辅助病理医生判断癌细胞的类型和特征。

7.病理报告:最终将所有观察结果综合成一份病理报告,包括肿瘤的分期、浸润深度、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信息,这些都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

切除标本的正确处理为临床诊断和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了可靠的重要信息。确保每一步操作的标准化和细致化对于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