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是什么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饮食障碍,主要表现为对体重增加的极度恐惧以及对身体形象扭曲的认识,从而导致自发性拒绝进食或极端节食行为。这种疾病可能引发多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1.发病机制:厌食症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常认为是遗传、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的人群更易受影响;同时,过于追求瘦身或受到社会对“苗条”审美的压力,也可能是诱因之一。

2.主要症状:

体重显著下降:通常低于同年龄段正常范围的最低值。

饮食量减少:患者会刻意减少进食,特别是高热量食物,同时伴随对饮食的强烈控制。

对体型的扭曲认知:尽管已经非常瘦弱,仍然认为自己“太胖”或对局部身体感到不满。

内分泌异常:如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男性可能性欲减退。

行为与情绪问题:包括强迫性锻炼、回避社交聚餐、抑郁、焦虑等。

3.健康危害:

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低血压、心率缓慢,严重时可发生心脏骤停。

消化系统:胃肠功能减弱,导致便秘、腹胀等问题。

骨骼系统:长期营养不良会造成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风险。

免疫系统: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

死亡率较高:研究表明,其年死亡率约为5%-10%,包括因器官衰竭或自杀所致。

4.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帮助患者纠正对身体形象的错误认识。

营养治疗:通过合理膳食计划逐步恢复健康体重。

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住院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者,需要入住专科机构进行综合干预。

厌食症是一个需要生理与心理同步关注的复杂疾病,早期识别和科学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死亡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