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一级亲属(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抑郁症,其后代患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
2.神经递质失衡:抑郁症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异常密切相关。这些化学物质负责调节情绪、睡眠和能量状态,其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3.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积常显著减小,而海马与学习记忆及情绪调节息息相关。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决策困难和情感控制问题。
4.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尤其是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婚姻破裂或事业失败,会增加抑郁的风险。慢性精神压力还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加重症状。
5.社会环境:孤独、社会支持不足以及经济困难等外部因素也常与抑郁症有关。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可能进一步加剧个体的焦虑和无助感。
6.个性特征:某些人格特点,如过度追求完美、依赖型性格或自卑感较强,更容易发展为抑郁症。这些性格特点可能限制了个体在面临挫折时的适应能力。
抑郁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