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保持心理健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积极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社会支持以及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

1.规律作息与健康饮食

每晚保证7-9小时的优质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均衡饮食能稳定情绪,例如摄入足够的全谷物、果蔬、坚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这些有助于大脑功能正常运转。

2.适当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或骑车,能促进体内内啡肽分泌,提高情绪指数。

力量训练也有助于缓解压力,每周2次的肌肉锻炼可以提升自信并改善精神状态。

3.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经常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络,倾诉心声可以缓解孤独感,同时增强对抗压力的能力。

参与社交活动或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这类活动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可有效减少负面情绪。

4.学会管理压力

通过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放松技巧降低皮质醇水平,每天练习10-20分钟便可产生显著效果。

制定清晰的日程表,将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避免因目标过大导致无力感。

5.正确看待心理问题

接纳情绪波动,不要轻视自身的心理感受,当长时间出现持续性低落、焦虑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评估,即使没有明显的问题,也有助于预防潜在的心理疾病。

6.减少不良刺激

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每天屏幕时间最好控制在2小时以内,以免加重身心疲劳。

避免过多消费负面新闻内容,这会放大不安情绪。

综合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心理韧性和幸福感,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