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韧性强的人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面对压力或困难时的适应能力。研究显示,心理韧性强的人在遭遇生活挫折时,能够快速恢复情绪并找到解决办法。这类人往往拥有积极的思维模式,不容易陷入长期的焦虑或抑郁状态。
2.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人
家庭和朋友的关怀,以及职场和社区的支持,对心理健康起到重要保护作用。社会支持可以帮助缓解孤独感,并提供应对生活挑战的动力。缺乏支持系统的人则更容易因压力失衡而诱发精神问题。
3.生活有规律的人
规律的作息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经常熬夜或作息紊乱会干扰大脑正常运作,增加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有规律的睡眠、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降低精神疾病发生率。
4.善于管理压力的人
长期高压是精神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擅长使用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或体育锻炼的人,能够有效减轻压力负担,从而减少精神崩溃的风险。
5.无重大遗传风险的人
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躁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与家族遗传存在一定关联。如果家庭成员中患病人数较多,个人风险可能较高。但如果没有相关遗传背景,发病几率相对较低。
6.能客观看待自己的情绪反应的人
对自我情绪有清晰认知,且愿意主动寻求帮助的人,更容易避免精神问题恶化。相反,如果忽视或压抑情绪,可能积累成严重心理障碍。
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同时注重心理健康预防,是远离精神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