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时间窗口:溶栓治疗一般需要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进行,以达到最佳效果。在此时间窗内,溶栓药物能够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这也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
2.出血概率: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6%至8%的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颅内出血。这些出血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严重的,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3.风险因素:某些因素会增加溶栓后脑出血的风险,包括高龄、既往脑卒中史、高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以及过大的梗死范围。溶栓剂量和用药时机也会影响出血风险。
4.监测和处理:在溶栓治疗后,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和血压情况。如出现头痛、意识改变或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脑出血。
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尽管存在脑出血的风险,但对于合适的患者,及时溶栓仍然是挽救脑组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注意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严格的术后管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