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壁会分泌少量粘液,以帮助润滑和保护肠道。如果大便中只有少量透明粘液且没有其他症状,通常无需过度担忧。
2.如果粘液量增加,并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可能提示肠道发生炎症,如肠易激综合症或溃疡性结肠炎。统计显示,约10%-15%的人可能受到肠易激综合症影响。
3.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导致大便出现粘液,例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急性胃肠炎常见于此类情况,全球每年有数百万病例报告。
4.饮食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导致大便中粘液增多,特别是在对乳糖或麸质不耐受的情况下。研究显示,乳糖不耐受在亚裔人群中发生率可达90%。
5.在极少数情况下,大便中粘液可能与严重疾病相关,如结直肠癌。尽管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
若大便中长期存在粘液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保持健康饮食、规律生活作息,有助于维护良好的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