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因及特征:胃体腺癌通常源于胃粘膜的腺体细胞,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相关。其症状在早期阶段可能不明显,常见表现包括消化不良、腹痛、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2.诊断和分期:
胃镜检查和活检是确诊胃体腺癌的重要方法。
癌症分期系统通常将胃体腺癌分为I至IV期,分期依据癌肿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和是否有远处转移。
3.治疗方式:
手术切除:适用于无远处转移的早、中期患者,根治性切除(如全胃切除或部分胃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化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在术前或术后进行,有助于缩小肿瘤或杀灭残留癌细胞。
放疗:较少单独使用,常结合化疗用于局部晚期或不可切除的肿瘤。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特定基因变异的靶向药物和增强免疫反应的新型药物可能用于特定患者群体。
4.预后因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显著改善预后,5年生存率与癌症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可达90%以上,晚期则明显降低。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均对预后产生影响。
胃体腺癌的管理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预防复发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十分重要。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理调节也有助于康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