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早上不要立即入睡:通宵后的清晨尽量保持适度清醒,可以通过适量的光照和轻微活动来调节生物钟。如果早晨直接入睡容易导致昼夜节律紊乱。
2.短暂午休:如果身体感到极度疲惫,可以在中午或下午安排20-30分钟的午休,但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深度睡眠后醒来更加疲倦,同时也防止白天睡眠干扰晚上的正点入睡。
3.晚上按时入睡:建议晚上按照平常睡觉的时间上床休息,即使并未感觉特别困,也要尝试放松心情、降低环境灯光强度,帮助身体重新调整到正常的睡眠节奏。
4.避免摄入兴奋性物质:第二天应减少咖啡因及其他刺激性饮品的摄入,这些物质可能让身体更难沉入睡眠状态。
5.适当运动:白天可以进行轻到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或慢跑,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夜间更高质量的睡眠,但注意不要在临近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6.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等,帮助改善睡眠。
7.控制电子屏幕使用:睡前两小时内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
持续通宵会使身体承受很大负担,应尽量避免。若长期存在难以入睡、不易恢复精力的问题,需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睡眠障碍或其他健康问题。